大哥家乡有400斤鸭(1 / 2)

严嵩的寿辰我托人将礼送到了门口,而我自己到底还是没有去。

从那以后,又或者说是从宫门外的那天开始,我和严世蕃再也没有一起下过朝,出过宫,我们还会见面,只是那个时候,我们都会彼此客套的行上一礼,尊称对方一句大人。

好像有什么东西开始在悄无声息中改变了。

“你最近怎么闷闷不乐的?”散朝后,赵贞吉勾上我的肩,他永远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。

“有吗?”

他摇摇头,“不是有,是很严重!你有心事?”

我讷讷的看了一会前方,然后开口道:“我问你一个问题,假如,你面前有一个人,你明知道他一定会变得很坏,你还会选择和他做朋友吗?”

“你在说你自己吗,陆大人?”

我白他一眼。

他捂嘴笑了,“难道这大明还有比你们锦衣卫更可怕的吗?”

“过分哈!”

过了一会他终于不笑了,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道:“假如是你陆大人的话,我觉得我还是会选择结交你这样的朋友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……”他想了一会似乎想不出来,“哪有那么多因为,总之想和你交朋友就交了,想和你在一起就在一起了,没有为什么,如果一定要有的话,那可能就是因为你是陆大人吧。”

“你不怕我以后会变得很坏吗?”

“以后的事情到以后再说喽,只要现在我觉得你好就行了。”

只要现在觉得一个人好就行,真的可以吗?

不知道为什么,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严世蕃的样子。

我走在宫墙下,转弯的西华门处,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,我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欢喜,我知道他一定会在那里的,一如之前多次那样他总会等着我。

然而,正当我想跑过去找他的时候,另一名官员走来了,他们之间不知在聊些什么很是愉悦,于是,他们的背影就那么消失在了宫墙外,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。

第一次,一种孤单与落寞的感觉占据内心,一点点愁,一点点酸。

“陆大人,陆大人,可算找着您了。”身后传来太监的喊声。

我赶紧收拾好情绪,转过身才发现是许久不见的冯保公公。

“公公,找我何事?”

“不是奴才,是皇上!”

御书房里不光我一个人,除了夏言,严嵩以外,还有一个趴着的仇鸾,当然此次最显眼的还是曹国公李廉之,我万分惊讶,没想到他也会来。

“李敬之已经上过折子了,安南和谈失败。”嘉靖脸上并没有什么失望之色,“所以关于安南国一事,朕决定派兵前往。”

“皇上圣明。”夏言道。

“此次就由仇鸾你和毛伯温领兵同去吧。”

“臣领旨。”仇鸾叩谢道。

“至于倭寇一事。”嘉靖看向了李廉之,“你身子可还行?”

“浙江一事素来是臣的职责所在,此番倭寇肆虐,臣更是义不容辞。咳咳!”他勉强撑着的身体在咳嗽声中显得更加苍白。

嘉靖叹了口气,“你这种身子,原本朕也舍不得你去,可如今我大明正值用人之际,你又曾守浙江多年,对沿海一事了如指掌,朕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更适合替你。”

“皇上毋须担忧,不过是一些寻常宿疾罢了,不妨碍剿寇守疆。”

“你放心,朕不会让你一人去的,此次再派一人给你,兵部尚书张瓒,朕会让他一路助你,再加上闽浙提督等当地官员接应,想来应是没有问题。”

兵部尚书,乖乖,这是连国防部长都派给他了,嘉靖对李廉之的重视程度实在令我意外。

“臣领旨,叩谢圣恩。”

“行了,你就别跪了,回去好好养着身子,替朕多剿些倭寇。”

“臣必不负圣上所望。”

“对了,严嵩,你那礼部侍郎朕已给撤了,重新换个人去。”然后,嘉靖看着严嵩的神情又故意补了一句:“下次看人的时候准一点。”

“多谢皇上提点,臣谨记教训。”

“那么没事你们都退下吧,朕有话和他说。”

我吗?

我看了一眼退出去的官员,当屋内只剩下我和嘉靖两人时,我承认了这个事实。

“知道朕找你来做什么吗?”

我脑袋瓜子先转了一圈,然后试探的问道:“可是与剿寇有关?皇上不放心曹国公前去?”

“朕不是不放心他,朕是不放心张瓒。”嘉靖踱了几步道:“前些年,就曾有人弹劾他贪污军饷,那时朕不与他计较。如今剿寇一事,关系重大,朕不允许其中有一丝一毫的差错,所以,知道今儿找你来的原因了吗?”

我想了一会,然后低头作礼,“臣明白了。”

嘉靖又一笑,带着玩笑的口吻道:“放心,朕不会让你和仇鸾同行的,他往两广,你往闽浙。可以安心了。”

“皇上……”

“他屁股上那一刀子真当朕不知道。仇鸾何许人,睚眦必报之徒,只怕他有的记着了。”

“那皇上这次再把严大人派给我吧。这样,臣想……”

我偷偷瞧了眼嘉靖的脸色,没敢再说下去。

“行了,朕能帮你的就这么多,以后你自己注意点就行。”

“臣谨记了。”

七日后,仇鸾与毛伯温领兵前往两广,曹国公暂代闽浙总督一职,我和兵部尚书张瓒则随他前往浙江。

由于李廉之身体不好的原因,他用的马车,我们也跟着沾光,不必骑马颠的屁股疼。

“敬之,没有给诸位添麻烦吧。”他咳了一会,靠着车窗边平息,笑着问我。

“哪有的事情,我还要承蒙他照顾呢。”说起这些,我倒有些不好意思。

李廉之和李敬之不同,虽然是调兵遣将的帅才,但说话的语气和动作都透着一种斯文的缓慢,又或许是长年的病疾将他磨得温和,不及李敬之来得更加英气。

“他历来这般,要强惯了,后来听说进了都尉府更是如此。”他说,眼里总有不属于苍白之色的熠熠光芒在闪烁,特别是提起自己的胞弟时。

“国公大人一定很在乎他吧?”

他一顿,看着我然后笑了,我想如果他不是一个病人的话,那他的笑声一定是同武将那般的爽朗。

“陆大人何以见得?”

“感觉。”我说,“人的眼睛不会说谎,至少在提及某一个人的时候。”

他的笑容逐渐停止了,语气低低的,像是呢喃:“他其实很努力,一直以来都是,比我好。如果只是因为嫡庶的区别就注定要失去某些东西,那我觉得我很亏欠。”

我没有说话,我觉得这对兄弟间似乎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东西在阻隔。

到达浙江的时候是晚上,浙江提督,巡抚等一众官员前来迎接,还有久别的赵文华。

“陆大人,许久不见,别来无恙。”

“许久不见,赵大人。”

“咦,此次严大人不曾同来吗?”

“他,前些日子升官了,现在走不开了。”我随口答了一句。

“那下官改日还要备一份薄礼恭喜他了。”

“你随意就好。”

怕他再他啰啰嗦嗦的问个不停,我就赶紧跑了。

因为要防守倭寇来袭,所以军营的驻扎靠近海域,夜间,我躺在床上,偶尔想起严世蕃的同时还能听到外面的风起浪涌。

到了后半夜,睡不着的我干脆披衣起身。

此刻正是士兵们交接的时候,一批而来,一批又走。我行至主营前,却见里头灯火明亮,微微的咳嗽声从里传出。

我心下一想,这里靠近海边,湿气颇重,他那样的身体估计受不了的。

于是转身去厨房命人熬了些暖身的汤,我端进去的时候,他果然还在灯前不知看些什么,见我来此,很是意外。

“陆大人,这么晚了,还没睡吗?”

“国公大人不也没休息,这里湿气重,对你身体不利,我让人熬了点去湿的汤,赶紧喝了吧。”

他放下手中的文牍,很是抱歉的道:“在下这身体,没想到还要劳烦陆大人。”

“客气了。那些是浙江近些年的各类军务吗?”我瞥见那些纸上密密麻麻的字,似乎都是有关沿海倭寇的。

他点头,“自从前几年卸了浙江的事务回京养病后,很长时间不曾过问了,上回倒是上过一次折子,也没见回,有些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,不想倭寇竟闹得这般大了。”

“圣上忙着修道,以前很多折子上上去都不见得有回,现在夏大人掌了内阁才好些。”我耸耸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