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(2 / 2)

宦海(科举) 司徒隐 2042 字 2个月前

“如此甚好,为师亦是准备让你进府学读书。”

江程云点了点头,随后又想起一事,继而说道:“你的那些同窗们,若是愿意,皆可到府学读书,至于那些还未取中秀才的学子们,老夫亦会书信一封,告知各县收入县学读书。”

这真的算是给陵江书院的学生们集体开后门了。

要知道进入府学,并不容易,不仅要取中了秀才,而且还要参加入学考试,只有考中之人才可进学。

而那些未考中的秀才,便只得回县学读书。

现在陵江书院的内舍弟子,可以进入府学,直接免去了入学考试这一环节。

而那些外舍弟子们,更是直接可以进县学,这也是很不错的了。

要知道县学亦不是寻常人能进的,基本也都是要考中了秀才,方才可以进入县学读书。

而各地知县们,最多也只敢偶尔走个后门,放一两个童生进县学。

而江程云此次却是大笔一挥,直接允准陵江书院外舍弟子,到淮安各县的县学读书,这也是担了风险的。

想来陵江书院被封,老师心里也不好受。

若不然也不至于这样为这些学子们考虑。

“多谢老师。”

顾云浩心下动容,神色恭敬地向江程云行了一礼。

“今日老夫便不考校你功课,你回去整理一下,后日便去府学吧。”

江程云立起身来,走上前去,拍了拍顾云浩的肩膀,而后温言说了一句,便走了出书房。

“是。”

看着他的背影,顾云浩神色平静地应了一声。

第75章 第75章:脊梁(二更)

淮安文风颇佳, 府学亦是共有学生一百六十七人。其中禀生五十人,增广生七十人, 附生四十七人。

此次因着江程云的意思,他们陵江书院内舍共有十三名学子亦是进入了府学。

因着官学每年皆会岁考, 以此来对秀才们分别优劣, 酌定赏罚。

而现下不过九月间, 距岁考尚有几个月的时间,因而进学之时, 便只按着这些学子们, 先前在本县岁考的成绩来暂时安置,只待年末岁考后, 再重新划定。

这样一来, 府学一共便增加了两名禀生,七名增广生,外加四名附生, 总的学子人数也有一百八十人。

府学不仅学子众多,先生也较陵江书院多上不少。

除了教谕之外, 另有学正一人,训导四人,讲郎六人,外加六艺及琴棋书画等各课先生十余人,拢共竟有先生二十多人。

其中教谕有掌文庙祭祀, 教育所属生员之责, 有些类似于前世的校长, 而学正亦是有襄助教谕之职,有些像副校长,两人一起掌管着府学的大小事宜。

对于顾云浩来说,府学里的熟人还是挺多。

除了他陵江书院的同窗之外,楚毅、李文旭、董谨言都在此处读书。

但他却是没那么多的心思去为这件事欢喜。

自从进入府学之后,顾云浩便一心扑在了学业之上,甚至较先前还更加用功了不少。

平日里除了与同窗们偶尔的相聚之外,平日里基本就是泡在府学的藏书楼,或是找江程云请教学业。

“陵江书院的学子,果然都不一样。”

这些日子以来,这是府学这些秀才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不仅是顾云浩如此,自书院到府学读书的十多名学子,亦都是极为刻苦。

在进府学之前,他们这些书院的同窗也曾相聚过,几番交流之下,大家心中都明了,除非礼部下令解封,不然他们书院便不得重新开课。

须得好生用功,只有一朝高中,入朝为官,方才有可能让礼部下令重开陵江书院。

因着这个念头,这些学子们的进取之心,较之先前在书院之时更甚。

顾云浩知道,自书院被封之后,他们每一个陵江弟子心中都藏着一团火。

莫欺少年穷……

徐景,待十年之后看你还得如何。

苍天不负苦心求学之人,进学之后,他们这些学子,在府学的成绩大都名列前茅。

众人皆是以为陵江弟子的学识渊博,感叹陵江书院不愧为越省最佳之名,方才有这样扎堆的才学弟子。

但实际上,顾云浩他们这些心里最是清楚其中缘由。

虽然陵江书院招收弟子颇为严苛,但也未必就都是天资绝艳之人,若是之前,他们这些人若在官学之中,也并不是都能名列前茅的。

不过是自书院被封之后,大家都奋力苦学,方才能这样出类拔萃得成绩罢了。

顺德二十七年,淮安府学岁考,他们陵江书院过来的十三名弟子,便有十一人岁考被录为禀生,剩余两名录为增广生的亦是取在前几名。

经此岁考之后,府学的教谕及先生们都震惊了。